一九八四(中文導讀英文版)

· 清文華泉
Ebook
547
Pages
Ratings and reviews aren’t verified  Learn More

About this ebook

?《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
  《一九八四》是歐威爾的代表作(他的另一代表作是《動物莊園》)。與英國作家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俄國作家薩米爾欽的《我們》並稱反烏托邦的三部代表作。

  在這部政治寓言體小說中,歐威爾深刻分析了極權主義的特徵,並且刻畫了一個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權力為最終目標的假想的未來社會;小說透過對這個社會中一個普通人生活的細致描寫,映射出了現實生活中極權主義的本質。他在小說中創造的「老大哥」、「雙重思想」、「新話」等詞彙都已收入權威的英語詞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歐威爾式」(Orwellian)、「歐威爾主義」(Orwellism)這樣的通用詞彙,也不斷出現在報導國際新聞的記者筆下,足見其作品在英語國家影響之深遠。該書自出版以來,已被譯成世界上六十多種語言,是公認的世界文學名著之一。

?喬治·歐威爾,英國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
  1922年歐威爾開始在印度皇家警察駐緬甸部隊服役,由於反感英國的殖民統治,於1927年離開緬甸,一年後辭職。後來,他以這段經歷為素材,寫成小說《緬甸歲月》和自傳體散文《獵象記》及《絞刑》。1928年1月回到英國後,他深入到社會底層,四處漂泊。他在巴黎、倫敦兩地,做過洗盤子的雜工,住過貧民窟,常常混跡在流浪漢和乞丐之中。1929年,他寫下了關於這段經歷的紀實性作品《巴黎倫敦落魄記》,真切地描述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的苦難。正是在為這部作品署名時,他用了「喬治·歐威爾」這一筆名。

About the author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原名艾里克·阿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英國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 歐威爾於1903年6月25日出生在印度,出身於一個沒落的有產家庭,父親是英帝國在印度的一個職位低下的文職官員。歐威爾自幼體弱多病,但天資聰穎,11歲時就在報紙上發表過詩作。1917年歐威爾開始獲獎學金進入著名的伊頓公學就讀,成績優異,他還在學校刊物上發表文章。 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歐威爾在前線擔任少尉,喉部曾經受過重傷。他為記述西班牙內戰而寫的《向卡特洛尼亞致敬》一書,後來成為關於這場內戰的一份權威性文獻。但是,這場正義的戰爭,由於左翼共和政府內部分裂,最後慘遭失敗,歐威爾在共和政府內部黨派之爭的傾軋中也差點喪生。這個慘痛的經驗對歐威爾影響巨大。他曾說自己「從1930年起就是一個社會主義者了」,從這時候起,他又開始考慮「捍衛民主社會主義」的問題了。這個思想轉變影響到了他後期的兩部曠世佳作——《動物莊園》(1945)和《一九八四》(1949)的創作。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在英國廣播公司從事反法西斯宣傳工作。1950年,死於肺病,年僅47歲。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